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秋月咳嗽

秋月咳嗽

指秋月感受湿热燥热所致的咳嗽。《不居集》卷十五:“秋月咳嗽,秋月咳而身热自汗口干便赤,脉虚而洪者,白虎汤;身热而烦,气高而短,心下痞满四肢困倦,精神短少,香薷饮;若病邪既去,宜补中益气汤加山药五味,以养元气柴胡升麻各二分,以升生气;秋深初冬,天久不雨,燥金用事,则肺燥咳嗽,当清金润肺,或兼清散。”《温热经解》:“秋咳嗽者,人气内收,清气入肺,法当疏解,杏苏散主之。”《类证治裁·咳嗽》:“秋季咳,燥气乘金也。治宜清润。玉竹贝母杏仁阿胶百合枇杷膏之属。”参见咳嗽、肺燥咳嗽等条。

猜你喜欢

  • 陆地仙经

    养生著作。撰者不详。清·马齐录。刊于1726年。书中介绍多种简便易行养生却病术,如涂搓自助颜、膝风摩涌泉、猿臂和血脉、熊颈免痰涎、鼓呵消积聚等。作者主张养生须注意节饮食、慎起居、惜精气。现存清代抄本,

  • 鬼哭

    见鬼眼条。

  • 十二经动脉

    十二经脉中体表的动脉搏动部位。《难经·一难》:“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十二经动脉如手太阴肺经的中府、云门、天府、侠白;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阳溪;手少阴心经的极泉;手太阳

  • 平胃二陈汤

    见《症因脉治》卷二。即苍朴二陈汤,见该条。

  • 橡子

    出《庄子》司马彪注。即橡实,详该条。

  • 门牙

    又称门齿、前板牙。居于牙列中间的切齿,上下各有四个。主要具有切断食物及发音的辅助作用。是望诊牙齿的润泽或枯槁的主要部位。

  • 黄芪人参汤

    《证治准绳·疡医》卷二方。人参、苍术(米泔浸,炒)、炒白术、陈皮、麦门冬、当归(酒拌)、炒神曲、炙甘草、五味子各一钱,炙黄芪二钱,炒黄柏、升麻各四分。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煎,食远服。治痈疽脓血大泄

  • 阴寒小便不利

    小便不利证之一。见《症因脉治》卷四。因寒湿搏于经络者,小便不利而兼见骨节烦痛不得屈伸,汗出短气,恶风,身微肿,脉濡缓。宜用甘草附子汤、术附汤等方。因寒湿内结者,属少阴病,症见小便不利,腹痛,四肢沉重,

  • 病发于阳

    ①泛指肌表或阳经所发生的病证,反映病变在表。②辨证上,如病者发热而出现恶寒,为发于阳经的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 薅田蔗根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茅莓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