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天
天象之一。指白色的云气。《素问·五运行大论》:“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谓白色的云气横亘于亢、氐二宿和昴、毕二宿之间。
天象之一。指白色的云气。《素问·五运行大论》:“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谓白色的云气横亘于亢、氐二宿和昴、毕二宿之间。
通厥。颠仆、跌倒。《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齐郎中令循病,众医皆以为蹶,人中而刺之。”《吕氏春秋·重己》:“多阴则蹶,多阳则痿。”
【介绍】:见胡宪丰条。
病证名。系指声音嘶哑,肺主气,声由气而发,若肾阴虚亏而虚火上灼肺金,则肺伤而声碎。《红炉点雪》卷二:“若夫水亏火炎,金伤声碎者。则犹钟磬击损……。”治宜滋阴降火。可选用知柏地黄汤加减。参见喑、金破不鸣
证名。出《灵枢·卫气》。①指眩晕。《丹溪心法·头眩》:“眩者,言其黑晕转旋,其状目闭眼暗,身转耳聋,如立舟船之上,起则欲倒。”②指视物黑暗不明。《伤寒明理论·头眩》:“眩为眼黑。”《证治汇补·眩晕章》
①又作辏。聚合、会合;就、趋,侵犯之意。《灵枢·百病始生》:“肠胃之间,水湊渗注灌,濯濯有音。”《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湊,其气必虚。”②通腠。湊理,即腠理。《文心雕龙·养气篇》:“湊理无滞。”详
见《湖南药物志》。为商陆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硇砂药材之一种,详该条。
白苔中有两条黑色苔纵行排列的舌象。苔润不干者为虚寒证。多因中焦虚弱,寒邪外袭,入于肠胃,饮食停滞,中焦不通所致。如见白苔黑干者,此为寒邪化火,热阻脾胃之实热证,宜予细辨(见《伤寒舌鉴》)。
出《新修本草》。为矶花科动物桃色珊瑚Corallium japonicum Kischinouye等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产台湾及南部沿海。甘,平。安神镇惊,去翳明目。①治惊风,癫痫,吐血,衄血。内
【介绍】:见崔嘉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