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材手册》。为赤小豆之别名,详该条。
出《黔囊》。即冬虫夏草,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苦木,详该条。
痰证之一。见《泰定养生主论》。即酒痰。详见该条。
病名。见清·周纪常《女科辑要》。指妊娠期乳自出。即乳泣。详该条。
①指心。《灵枢·九针十二原》:“阳中之太阳,心也。”②指两手之三阳经络。《灵枢·阴阳系日月》:“手之阳者,阳中之太阳也。”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斑叶兰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针灸集成》:“手大指甲后第一节横纹头白肉际,兼肝俞各灸一壮,治大人小儿雀目。”近代《中国针灸学》列作奇穴,名鬼当。位于手拇指尺侧,当指关节横纹头赤白肉际。主治小儿肠胃病,结膜炎,角膜白翳
病证名。痢疾的一种类型。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七十八。又名蛊痢。由于患者正气内亏,感染毒疠之气,邪与气血相搏,入于肠胃,毒气蕴积,值大肠虚者,则便痢血,其特点为排出物如鸡鸭肝片。由于毒气盛热,侵入脏腑,
见《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为黄蓬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