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来惯呕吐
见王之翰《妇科胎产百病》。即经来呕吐。详该条。
见王之翰《妇科胎产百病》。即经来呕吐。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香附之别名,详该条。
见痘疹全书条。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指血枯而致之经闭。多因素患失血,或早婚,产多,乳众等耗伤阴血,日久乃致血枯,冲任空虚,无血下达胞宫而致经闭。因失血者,症见饮食减少,面色白无华,日渐虚弱消瘦,治宜补血养血,方用
病名。见《济生方》卷二。《内经》作隔、鬲、膈中、隔塞、鬲咽。《备急千金要方》称噎塞。又名膈噎、噎、膈、膈气。①指食入阻隔,未曾入胃即吐出者。《医贯》卷五:“噎膈者,饥欲得食,但噎塞迎逆于咽喉胸膈之间,
五膈之一。见《肘后备急方》卷四。多因恼怒太过,肝木乘脾所致。《诸病源候论·五鬲气候》:“气鬲之为病,胸胁逆满,咽塞,胸鬲不通,恶闻食臭。”或见大小便闭涩,不时吐逆等。治用七气汤、四七汤等方。若见脾胃久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由肾虚,风湿相搏所致。其症阴囊瘙痒、湿烂、浸淫成疮。治宜益肾祛风解毒。内服全虫散。外用益志壳(即益智仁壳)适量煎汤熏洗。相当于阴囊湿疹。
出《岭南杂记》。为睡莲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唐代医家。撰《太和济要方》五卷。宋·庞安时曾引用“唐大和年(827~840年),徐氏撰《济要方》”,年属大和,疑即此书。
见清·叶小峰《本草再新》。即莲子心,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SI16。出《灵枢·本输》。别名窗笼、窗聋、天笼。属手太阳小肠经。位于颈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当扶突穴后与喉结相平处(《针灸甲乙经》)。一说“在风池、翳风之间”(《循经考穴编》广注)。布有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