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羊肉发药

羊肉发药

医宗说约》卷五方。威灵仙一两,蝉蜕川芎当归(原书缺量)、麻黄(春用七钱,秋用九钱,夏用五钱,冬用一两二钱)。先用羊肉一斤煎汤代水,去羊肉,入诸药更煎,去渣,早、中、晚分三次服完,用羊肉、好酒过口吃尽,盖被取汗,或吐或泻三、四次,以粥补养。治杨梅疮初起,皮肤燥痒,上部多者。

猜你喜欢

  • 温燥

    病名。指感受秋燥之邪而偏热者。与凉燥相对而言。《重订通俗伤寒论·秋燥伤寒》:“久晴无雨,秋阳以曝,感之者多病温燥。”初起多见身热头痛,干咳无痰,即或有小量咯痰亦粘腻不爽,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

  • 肝火耳聋

    耳聋的一种。指肝火上扰所致的耳聋。《医学六要·耳》:“肝火,左脉弦急而数,属肝火。其人必多怒,耳鸣或聋。”治宜平肝降火。选用龙胆泻肝汤、聪耳芦荟丸等方。参见耳聋条。

  • 不死药

    古代传说可使人长生不死的药。《韩非子》:“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韩非曾于约公元前237年左右仕秦。“荆”为楚国的前身,约在公元前692年以前。说明此时已有人研究这类药物。

  • 徐文伯

    【生卒】:五世纪【介绍】:南北朝时期南齐医家。出身世医,于465年撰写《疗妇人瘕》、《药方》等书,均佚。还撰有《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后世演变成针灸学中的一个流派。

  • 自灸

    即天灸,见该条。

  • 大鸿

    见鬼臾区条。

  • 小方脉

    我国古代医学分科的一种,幼科的别称。专治小儿疾病,相当于现在的小儿科。宋代太医局,元、明、清太医院均设有此科。参见九科条、十三科条。

  • 清肃肺气

    治疗肺气上逆的方法。①肺气以下行为顺,上逆则为喘为咳,故凡喘咳病症,均应降肺利气,使肺气能清肃下降,用药如旋复花、前胡、苏子、枇杷叶、白前等。②邪热迫肺,引致肺失清肃而上逆,则出现咳嗽气急、咯黄痰,口

  • 阴阳应象大论篇

    《素问》篇名。吴崑注:“天地之阴阳,一人身之血气;应象者,应乎天地,而配乎阴阳五行也。”本篇阐发事物的阴阳属性及其运动,并用取类比象的方法来论述阴阳五行的道理及其运用于有关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

  • 热疝

    病名。指因火邪积聚于阴分所致的疝症。《景岳全书》卷三十三:“热疝大能作痛。凡火邪聚于阴分而为痛者,必有热证热脉,或大便秘结,或小水热闭不通,或为胀为满,而烦热喜冷者是也。”参见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