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福建中草药》。为马骝卵之别名,详该条。
指腓骨,位于骨之外侧。见《证治准绳·疡医》卷六。
病证名。指排尿后有精液滑出,多因气虚不能固摄所致。《张氏医通·大小府门》:“小便过多,而便后常有滑精者,补中益气汤下缩泉丸。痛而小便频数者,禁用缩泉,以益智壮火,乌药耗气,非阴虚多火人所宜。”参见滑精
证名。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又名寝汗。指睡中出汗,醒后即止。多见于虚劳,以阴虚者为多。《医略六书·汗病》:“盗汗属阴虚……盗汗乃睡中汗出,醒则汗收,因阴气空虚,睡时卫气乘虚陷入,则表无护
【介绍】:南北朝时期医生。渤海(今河北省境内)人,余未详。
见医宗撮精、折肱漫录合刊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地菍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从新》。为紫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静光禅师考定《女科秘要》卷三。即经行先后无定期,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龙利叶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