胛
即肩胛部。《灵枢·经脉》:“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
即肩胛部。《灵枢·经脉》:“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
《症因脉治》卷三方。枳实、桔梗、大黄、大腹皮、桑白皮、陈皮、甘草。水煎服。治肺热腹胀作痛,胃火熏蒸,大便秘结者。
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白珠红肿,长垂若舌卷下舐。”参见形如虾座条。
见《本草纲目》。即鸡子黄,详该条。
即上颌骨的齿槽突。载附上颌齿。
见《本草汇编》。为蛇莓之别名,详该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乌桕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为王不留行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DU16。出《素问·骨空论》。别名舌本、曹豁、鬼穴、鬼枕。属督脉,督脉、阳维之会。位于项正中线,入后发际1寸,当枕骨粗隆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布有第三枕神经与枕大神经分支,枕动脉分支。主
病名。见《外科或问》。即游丹。见该条。
病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由寒湿外侵,经气不行,血脉不和所致。证见脚膝软弱,行动无力,顽木浮肿。或拘挛疼痛,或恶寒肢冷。治宜温经除湿为主。兼予活血,通络,舒筋。选用木瓜牛膝丸、酒浸牛膝丸、独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