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又名痰饮呕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素盛今瘦,肠中沥沥有声,食入即呕,食与饮并出,名曰痰呕。”详痰饮呕吐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梧桐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顾金寿条。
即大圣浚川散,见该条。
【介绍】:唐代人。撰有《药石论》一卷。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腰俞。见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蔊菜之别名,详该条。
全舌紫淡带青、滑润瘦小。为寒邪直中肝肾阴证。宜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温阳救逆(见《伤寒舌鉴》)。
出《雷公炮炙论》。为淫羊藿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赤膜下垂,由客邪所攻,致赤膜从上生而下遮黑睛,名垂帘膜。”详赤膜下垂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