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脉因证治

脉因证治

书名。2卷(一作4卷)。旧题元·朱丹溪撰。本书介绍各科临床病证凡70篇,各证论述的次序先后为脉诊、病因、证候及治法,故名。本书一般认为并非朱氏原著,系采集《丹溪心法》、《活法机要》、《格致余论》等书的有关内容编成。现存最早为清乾隆年间刻本,前有缪遵义所撰序文。解放后有排印本。

猜你喜欢

  • 蓼子

    出《补缺肘后方》。为蓼实之别名,详该条。

  • 痘科切要

    见医学切要全集条。

  • 白胡椒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胡椒药材之一种,详胡椒条。

  • 袁班

    【介绍】:明末医家。字体庵。江苏高邮人。二十岁始闭户十年研读医书,遂精其术,尤善脉诊,治商多奇中,有“江北名医”之称。如州人王曰潘患寒疾,昏不知人,家人已准备后事。适班过,诊视之,以药灌入口中得活,遂

  • 周澂之

    【介绍】:见周学海条。

  • 青龙草

    见《草药手册》。为百蕊草之别名,详该条。

  • 环跳流痰

    病名。生于臀部环跳穴处的流痰。详流痰条。

  • 养津液

    即生津。详该条。

  • 混睛障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又名混睛、混障症。《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混睛之证,初起白睛混赤,渐生赤脉,遮漫乌睛,或白或赤,漫珠一色,白忌光滑如苔,赤忌赤脉外散,其证初起则先痒后痛,渐致碜涩泪出,羞

  • 回浆

    见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为痘疮收靥时发热的证候。详收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