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川中药志》。为笔筒草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600~665【介绍】:唐初医学家。博州清平(今山东临清)人,精阴阳、方技、輿地、历史,对药物亦多有研究,曾任尚药奉御、太常博士、太常丞。尝奉命删定《阴阳书》。显庆(656~660)年间,奉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旋复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七。即硝石矾石散,见该条。
《类证治裁》卷八方。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胆南星、枳实、木香、香附。水煎服。治痰痞,痰结胸满。
小儿烦躁的表现。《婴童百问》:“嗞煎者,心经有热,精神恍惚,内烦不安,心烦则渴,自然生惊。”治宜清心退热,通利小便。热重者用黄连解毒汤,轻者用导赤散。
见《温病条辨》卷一。即加减玉女煎,见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虎口疔。见该条。
见《神农本草经》。为泽兰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不居集》卷十五。即肺胀。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