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司牧安骥集条。
出《四声本草》。为硇砂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医权初编》卷上。即四肢疼痛。详该条。
见《医宗金鉴》卷三十九。即阳暑。详该条。
南北朝时称双生为厘孳。详双生条。
证名。即遍身肿。《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水病者,由肾脾俱虚故也。肾虚不能宣通水气,脾虚又不能制水,故水气盈溢,渗液皮肤,流遍四肢,所以通身肿也。令人上气体重,小便黄涩,肿处按之,随手而起是也。”
即脉管。详脉条。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风齿候。头面有风,阳明之脉虚,风乘虚随脉流入于齿者,则令齿有风,微痛而根浮也。”
见《岭南草药志》。为黑面神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晋代医生。精于脉诊,善于治疗疑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