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焦元气,指肾气而言。见《脾胃论》:“下元土盛克水,致冲、任、督三脉盛。”肾居下焦,内藏元阴、元阳之气,故称“下元”。
见《摘元方》。为荭草花之别名,详该条。
宋代医官职称,官阶从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病名。出清·不著撰人《外科集要论法》。即调疽。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见《江苏中医》(5):31,1960。为甜瓜茎之别名。详该条。
见素女脉诀条。
【生卒】:十四世纪【介绍】:元代著名医学家。字伯仁,晚号撄宁生。祖籍襄城(今河南襄城),后迁仪真(今属江苏)和余姚(今属浙江)。自幼习儒学,善长诗文。京口(今镇江)名医王居中客居仪真,滑寿随从学医,精
脉象分类之一类。《脉诀》把二十四脉分为七表、八里、九道三类。九道脉即长、短、虚、促、结、代、牢、动、细九种脉。
【介绍】:唐代医学家。撰有《本草括要诗》3卷、《藏府通元赋》1卷。
即黑神散第一方,见黑神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