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脾痈

脾痈

病名。①指位于章门穴处的痈。章门穴为脾经募穴,故名。《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八:“章门隐隐而痛者,脾疽也。上肉微起者,脾痈也。”此证由过食生冷兼内蕴湿热,或瘀血瘀滞脾经而成。症见腹胀咽干小便短涩。治宜利下攻瘀,用大黄汤、赤豆苡仁汤二方合用,腹胀全消宜六君子汤补脾调理。参见胃痈条。②出《外科启玄》卷五。指发于肩贞臑俞二穴之外痈,证治见外痈条。

猜你喜欢

  • 荞麦三七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金荞麦之别名,详该条。

  • 元达

    【介绍】:宋元间人。初名守旻,后改名达。鸡泽(今河北鸡泽)人。知医知药,善制犀粉。

  • 弱脉

    脉象之一。脉来细软而沉,柔弱无力。见于气血不足的虚证。《四诊抉微》:“弱脉阴虚阳气衰,恶寒发热骨筋痿,多惊多汗精神减。”

  • 逆注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温溜,见该条。

  • 食滞丹毒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四。即滞热丹毒。见该条。

  • 蚝壳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牡蛎之别名,详该条。

  • 漏芦煮散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即漏芦汤第一方,见漏芦汤条。

  • 知母饮

    见《证治准绳·女科》卷五。即二母散第一方,见二母散条。

  • 血箭痔

    病名。指内痔之血出如箭者。《外科大成》卷二:“与内痔同,但无痛痒为异耳,如大解则鲜血如箭……。”宜内服蝟皮象龙丸;血热者服百草丸,亦可艾灸承山穴,或手术疗法,注射疗法等。

  • 外科摘要

    见六种新编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