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即箕门痈。见该条。
解剖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即眼睑。详该条。
古病名。详见水毒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地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同喑。即失音。详该条。
病证名。《赤水玄珠》卷三:“感寒咽闭不能咽。”即喉闭。详该条。
经穴分类名。原,即本原,原气的意思。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穴位称为原穴。原气与三焦有密切关系,三焦是原气的别使,导源于肾间动气,通达全身,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有着密切关系。脏腑病变,往往反应于十二原穴
见羊毛瘟证论条。
病证名。见《辨证录·种嗣门》。又称精冷。其症泄精清冷,多影响生育。因命门和心包火衰所致。治宜温补心肾。用温精毓子丹、胜寒延嗣丹等方。
五臭之一,腐为水臭,入通于肾,故为肾之臭。《素问·金匮真言论》:“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类水,……其臭腐。”临床上,病人或其排泄物发出腐臭,或者病人对腐臭有异常的感觉,常是肾经受病的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