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痰包
病名。即痰包,详该条。
病名。即痰包,详该条。
病名。见明·倪维德《原机启微》。即痘疮入眼。详该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白头翁之别名,详该条。
即生津。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DU22。出《灵枢·热病》。属督脉。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2寸。布有额神经分支;颞浅动、静脉与额动、静脉的吻合网。主治头痛,眩晕,鼻塞,鼻出血,小儿惊风等。沿皮刺0.5~0.8寸。艾条灸5
【介绍】:见何金琇条。
出《灵枢·经脉》。即髌骨。又名伏兔骨,俗称膝盖骨。
出《名医别录》。为乳香之别名,详该条。
舌上生芒刺,刮去芒刺,舌底黑色。此为脏腑热极,津液大伤恶候,急用苦寒泻火法(见《伤寒舌鉴》)。
《杂病源流犀烛·面部门》卷二十三方。薏苡仁、汉防己、赤小豆、炙甘草各一钱半。水煎服。治风热及唇核。
见鼠疫约编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