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虚热证

虚热证

证名。指正气不足所出现的热证。《此事难知·热有虚实外何以别》:“若骨痿肉烁筋缓血枯、皮聚、毛落,五阴不足而为热病,是虚热。”多因气血阴液不足,或邪盛伤正所致。证见心烦不眠,口燥咽干潮热盗汗大便秘结舌红,脉细数等。治宜养阴清热,或甘温除热。可用当归六黄汤黄连阿胶汤补中益气汤等方。本证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参见各条。

猜你喜欢

  • 骱失

    病名。即脱臼,详该条。

  • 腰带藤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扁担藤之别名,详该条。

  • 水道

    ①经穴名,代号ST28.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腹部,脐下3寸,旁开2寸处(《循经考穴编》)。另说在天枢下五寸(《针灸甲乙经》);天枢下四寸(《针灸聚英》);“去腹中行当各三寸”(《针灸资

  • 夜疟

    疟疾之一。指疟疾发于夜间者。①即三阴疟。《医宗金鉴》卷四十二:“疟在夜发,名曰三阴疟疾。”详见三阴疟条。②即鬼疟。《张氏医通·疟》:“夜疟俗名鬼疟。此邪入血分,宜升散血脉之邪。《千金》内补建中加升、柴

  • 工巧神圣

    指诊病的四种技能技巧。《素问·至真要大论》:“工巧神圣,可得闻乎?”《难经·六十一难》:“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 乳香神应散

    《医学发明》卷三方。乳香、没药、桑白皮、黑豆、栗子各一两,补骨脂(炒香)二两。为细末,每服半两,醋煎去渣,入麝香少许,温服。治跌打损伤,疼痛不可忍,及腹中疼痛。

  • 拇指

    拇,同母。即母指。①手大指。《灵枢·五色》:“黑色出于庭,大如母指,必不病而卒死。”②足大趾。《素问·骨空论》:“膝痛,痛及拇指治其腘。”

  • 人参鳖甲煎丸

    即鳖甲煎丸,见该条。

  • 肾虚崩漏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指由肾虚不能约制胞络,以致冲任不固,而成崩漏下血不止,兼见腰膝痠软,疲倦乏力等。宜补肾固冲。方用固冲汤加鹿角胶。

  • 热郁

    ①六郁之一,一称火郁。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而化热。主症有头痛、口干苦、情绪急躁、胸闷胁胀、嘈杂吞酸、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或目赤耳鸣,舌红苔黄,脉弦数等。②亦作热遏。指热邪阻遏于内不能透泄。主要表现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