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泻
病名。即蜡烛疳。详该条。
病名。即蜡烛疳。详该条。
见《陆川本草》。为漆大姑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王履条。
病名。即疝瘕。详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即代指,见该条。
书名。余无言撰于1939年。作者对《伤寒论》的条文,编次上有所变更;原文诠释,除选取前人有关学说外,颇多个人见解。余氏认为张仲景只是沿用《素问》六经之名,而不袭其实;书中删去烧裨散方,认为此方“不可恃
【介绍】:见吴尚先条。
《医醇賸义》卷二方。龙齿、龙骨、玄参各二钱,龟板八钱,生地黄五钱,知母、黄柏、人参各一钱,蛤粉四钱,肉桂四分,鲍鱼(切片,煎汤代水)。水煎服。治肾阴虚,虚火上炎,口燥咽干,面红目赤。
是金石类药品经过升华提炼制成的升丹、降丹的总称。
见《顾氏医镜》。指虚弱证发展至严重阶段时,出现类似盛实的假象。如心下痞痛,按之则止,色悴声短,脉来无力的虚证,病甚则见胀满不食,气郁不舒,二便不利等盛候。参见真虚假实条。
出《广东新语》。即杧果,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