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行迟

行迟

五迟之一。出《小儿药证直诀》。《证治准绳·幼科》:“凡儿生至周岁三百六十日,膝骨成,乃能行。”小儿周岁以后甚至二、三岁还不能步行者为行迟。肝主筋肾主骨,小儿肝肾不足,或哺养失宜,脾胃虚弱元气不充,影响筋骨的发育,故迟迟不能行动。肝肾虚弱者,宜滋补肝肾,用六味地黄丸鹿胶牛膝之类;元气不足者,宜补益元气,用调元散。

猜你喜欢

  • 黄帝

    传说中我国古代原始公社时期黄帝族的首领,也是汉族(华夏族)的祖先,原姓公孙(一说姓姬),名轩辕,号熊氏。古代相传黄帝为我国文化之创始者,举凡兵器、舟车、弓箭、衣服等,皆为黄帝所作,其中也包括医药。据古

  • 下元

    下焦元气,指肾气而言。见《脾胃论》:“下元土盛克水,致冲、任、督三脉盛。”肾居下焦,内藏元阴、元阳之气,故称“下元”。

  • 诸葛草

    见《种子植物名称》。为芸香草之别名,详该条。

  • 鹿耳苓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六棱菊之别名,详该条。

  • 少阴之人

    “五态之人”的一种类型,出《灵枢·通天》。其外貌特征是“其状清然窃然,固以阴贼,立而躁险,行而似伏。”性格特征是“小贪而贼心,见人有亡,常若有得,好伤好害,见人有荣,乃反愠怒,心疾而无恩。”体质特点是

  • 常脉

    即平脉。详该条。

  • 小便赤涩

    证名,出《素问·本病论》。《圣济总录·大小便门》:“膀胱者,津液之府,与肾合而主水,共为表里,行于小肠,入于胞为溲便。今胞内有客热,入于膀胱,致水液不利,故小便赤涩也。”《证治准绳·杂病》:“汗多而小

  • 理血

    治理血分病的方法。包括补血、凉血、温血、祛瘀活血、止血等。详各条。

  • 云岐子

    【介绍】:见张璧条。

  • 坤元是保

    妇科著作。2卷,续集1卷。宋·薛轩约撰于1265年。此书仅见近代传抄本。上卷简论诊脉法、病因及月经胎产诸病;下卷载女科方100首。方剂名均按“降都春”(词曲牌名)一阕中的韵文依次编目,可供临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