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川中药志》。为刺楸树皮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指小儿风热入脑而睑涩常闭不开者。宜用明目饮(方见慢肝风条)。
即腠理。《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病名。①指痫症发作由本虚蓄热,风邪乘袭,或肝经有热引起者。《圣济总录》卷十五:“风痫病者,由心气不足,胸中蓄热,而又风邪乘之。病间作也,其候多惊,目瞳子大,手足颤抖,梦中叫呼,身热瘈疭,摇头口噤,多吐
证名。又称欠。见《医碥·欠嚏》。详欠条。
【介绍】:见郑承洛条。
病名。①①淋证之一。《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寒淋者,其病状先寒战然后尿是也。由肾气虚弱,下焦受于冷气,入胞与正气交争,寒气胜则战寒而成淋,正气胜战寒解,故得小便也。”本证即冷淋。②小儿诸淋之一。因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经脉生理特点。出《灵枢·根结》。少阴是三阴之中,为出入之枢纽,故为枢。
见《本草蒙筌》。为瓦楞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