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黄醒消丸
即犀黄丸,见该条。
即犀黄丸,见该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扶桑花之别名,详该条。
儿科著作。3卷。明·万宁撰于1567年。前二卷列述胎原、初生诸病及五脏主病、兼证等,名病之后多附作者治案;末卷罗列上述二卷中的治疗方剂,多系家传效方。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新生儿断脐后用绷带裹扎脐部的方法。
病名。指月经数月不行。《儒门事亲》卷五:“夫妇人月事沉滞,数月不行,肌肉不减,《内经》曰:此名为瘕为沉也。沉者,月事沉滞不行也,急宜服桃仁承气汤加当归,作大剂料服,不过三服立愈。后用四物汤补之,更可用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天津南开医院)。乌贼骨15克,白芨、花蕊石、地榆炭、煅牡蛎、煅龙骨各9克。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服一丸,日二至三次。治瘀血型溃疡病(症见溃疡丸三号方),有明显出血
《外台秘要》卷九方。苏子一升,半夏(洗)四两,桂心、炙甘草、人参各一两,陈皮、干姜、茯苓各三两。水煎,分三次服。治气上迫满,或气不通,烦闷喘呕。若虚热,去干姜,用生姜六两,并加黄芩二两。
【介绍】:参见郭居易条。
见《诸病源候论·五鬲气候》。即膈气。详该条。
病证名。指寒邪阻于太阳经络而致惊者。症见发热、恶寒,头、身骨节痛,无汗,手足牵动,目上视,搐搦有力,脉来浮紧。治宜疏散寒邪,用麻黄汤,或五积散(见清·庄一夔《惊风辨症必读书》)。
【介绍】:见倪维德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