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葛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金刚散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金刚散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亦名小儿胎元内障。证见小儿“初生观物,转睛不快,至四五岁瞳人洁白,昏蒙不见,延至年高,无药可治,由胎中受热致损也”(《世医得效方》卷十六)。相当于今之先天性白内障。详圆翳内
书名。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清·王维德撰。刊于1740年。本书分6部分,即①论证,总述痈疽的诊治要点;②治法,按人体上、中、下三部分论各种外科病证的治疗;③医方,共载外科效方75首;④杂证,载内、
眼科病证。见《原机启微》。又名赤脉贯目。《审视瑶函》:“目不因火则不病,……赤脉贯目,火益炽也。”症见“或一赤脉,或二、三赤脉,不论粗细多少,但在此边气轮上起,贯到风轮,经过瞳外,接连那边气轮,……非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即昆明鸡血藤,详该条。
①出《质问本草》。为八角乌之别名。②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卜芥之别名。各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人迎,见该条。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荠苧之别名,详该条。
六律中的六阳律之一。详六律条。
按摩的俗称。《说文解字》:“播,扪持也。”
舌苔黄而干燥。若苔黄干而薄,均匀布于舌面,多为外感化热,初入里而热伤津液。若黄厚而干,虽无芒刺糙裂,亦属内有实热(见《伤寒舌鉴》)。前者宜清热生津;后者当泻其实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