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足三里

足三里

经穴名。代号ST36。《灵枢·本输》原名三里下陵。《圣济总录》名足三里。别名鬼邪下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合(土)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直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分支,深层正当腓深神经;并有胫前动、静脉通过。主治胃痛,恶心呕吐呃逆噎膈,纳呆,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肠痈乳痈,目疾,喉痹头痛,失眠,眩晕心悸怔忡气喘虚劳黄疸水肿癫痫,下肢痹痛、瘫痪麻痹脚气;以及急慢性胃肠炎,溃疡病,胰腺炎,胆囊炎,阑尾炎,高血压,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并有强壮作用。直刺1~1.5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30分钟(图73)。

图73

猜你喜欢

  • 卢繇(yáo 摇)生

    【介绍】:见卢之颐条。

  • 经候不调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 外湿

    外感之湿邪。如气候潮湿,久居湿地,或感受雾露之邪,或涉水淋雨,或从事水中作业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 肾气不足

    即肾气虚。详该条。

  • 洟(yí 夷)

    古作(tì涕)。同涕。《礼记内则》:“不敢唾洟。”涕本又作洟(《释文》)。《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六“涕甚曰洟”,指鼻涕增多者。

  • 经乱不孕

    病证名。不孕症型之一。《叶氏女科证治》:“妇人经水不调,气血乖和,不能受孕。”治宜调经,参见月经不调条。

  • 蓼子朴

    见《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为黄蓬花之别名,详该条。

  • 神仙钓骨丸

    《疡科选粹》卷七方。朱砂、丁香各一钱,血竭、磁石、龙骨各五钱。为末,黄蜡三钱熔化和丸,朱砂为衣,香油煎,醋调服。治骨鲠。

  • 足心热

    按诊。按足心较足背热,或病人自觉足心热。主阴虚火旺。《医学入门》:“脚掌心热否,热则下虚火动。”

  • 退热饮子

    《银海精微》卷下方。防风、黄芩、桔梗、茺蔚子各三两,大黄、玄参、细辛、五味子各一两。为粗末,每服五钱,水煎,食后服。治膜入水轮,日久失治伤瞳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