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足钜阳脉

足钜阳脉

经脉名。即足太阳经。马王堆汉墓帛书载:“足钜(《礼记·三年间》注:“大也”。)阳脉:潼外踝娄中,出郄(脚)中,上穿胀(跟),出厌中,夹(挟)脊,出于项,□头角,下颜,夹(頞),系目内廉。是动则病:潼(肿),头痛,□□□□,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运,腘如结,腨如裂,此为踝蹶(厥)。是钜阳脉主治其所产病:头痛,耳聋项痛,耳疆,疟,北(背)痛,要(腰)痛,尻痛,膝(痔),帣(腘)痛,腨痛,足小指痹,为十二病。”

猜你喜欢

  • 脊椎法

    计算脊各椎骨的方法。《素问·气府论》:“大椎至骶下凡二十一节,脊椎法也。”

  • 溺白

    证名。指小便浑浊色白。见《素问·至真要大论》。《景岳全书·淋浊》:“溺白证如泔如浆者,亦多属膀胱水道之热,宜导赤散、徙薪饮之类以清之,若无内热而溺白者,多由饮食湿滞,宜小分清饮或苓术二陈汤减去干姜以燥

  • 砧骨

    耳骨之一。解剖学同名骨。左右耳各一,在鼓室内腔上部,其形似砧,故名。

  • 散气

    耗散的元气。《灵枢·终始》:“散气可收,聚气可布。”

  • 赵处仁

    【介绍】:见赵道震条。

  • 麻科活人全书

    4卷。清·谢玉琼撰于1748年。本书系参考多种麻疹专著,予以删补编订而成。卷1概述麻疹及其辨症治疗、常用药物等;卷2~4介绍麻疹发病每个阶段的症候与变证的具体治法。全书共108篇。每篇均有歌诀及论说,

  • 按摩推拿法

    中西医结合的正骨八法之一。按患部的肌肉走向,双手先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徐徐按摩,顺骨捋筋。本法可调理骨折周围的软组织,使扭转错位的肌肉、肌腱,随着骨折的复位而舒畅通达,不但可以促进骨折愈合,而且能防

  • 敷水处士

    【介绍】:见李宁条。

  • 尿石二号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遵义医学院)。金钱草30克,石韦、萹蓄、车前子(包煎)各15克,瞿麦、栀子各12克,大黄(后下)、滑石各9克。木通、甘草梢各6克。水煎服。功能清利湿热,消石通淋。治湿热型尿

  • 臭根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大青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