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弱斋
【介绍】:
见郑虔条。
【介绍】:
见郑虔条。
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易知》。即室女逆经,详该条。
出《难经·四十二难》。脾有裹藏血液的功能。参见脾藏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香茅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吕博条。
病名。出《疬科全书》。多因先天亏损,寒痰凝结而成。颈部生核,大如卵形,质硬,或带小核数粒,生颈项一侧或两侧。宜固脾兼补肝肾,用加减六味地黄丸。
指肾气、肾阴、肾阳不足所致的各种证候。《脉经》卷二:“肾虚,……病苦心中闷,下重,足肿不可以按地。”《圣济总录》卷五十一:“肾虚,论曰肾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若肾气虚弱,则足少阴之经不利,故其证
见集验良方拔萃条。
见《江苏药材志》。为夹竹桃之别名,详该条。
出阎诚斋《临产须知评正》。即混元生。详该条。
病名。指感受秋燥之邪而偏热者。与凉燥相对而言。《重订通俗伤寒论·秋燥伤寒》:“久晴无雨,秋阳以曝,感之者多病温燥。”初起多见身热头痛,干咳无痰,即或有小量咯痰亦粘腻不爽,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