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之极,与北极相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奔南极。”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即肠风,详该条。
见成都中医学院等《常用草药治疗手册》。为薏苡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即棉花壳,详该条。
即益气养血。详该条。
病证名。赤白粘胨相杂同下的痢疾。《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小儿体本挟热,忽为寒所折,气血不调,大肠虚弱者,则冷热俱乘之,热搏血渗肠间,其利则赤,冷搏肠津液凝,其利则白,冷热相交,血滞相杂,肠虚者泄,故
《类证活人书》卷十八方。薏苡仁、牛膝各二两,海桐皮、五加皮、炒枳壳、独活、防风、杜仲(姜汁炙)各一两,白术半两,干地黄二两半。为粗末,入绢袋内,用好酒五升浸,春、夏、秋、冬各十四天,夏月分作数剂,分别
出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即孤浆。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土儿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即损嗽。《不居集》卷十五:“损伤咳,男妇因跌打损伤,负重辛苦,劳力伤损,肺脏既损,遇风寒则为咳嗽,或吐咯紫血。宜去心肺瘀血,当归饮。”参见损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