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血从耳中流出。《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耳出血,曰耳衄。”肾开窍于耳,手足少阳经脉循行耳部,故耳衄常见于肝胆火旺、肾虚火旺以及饮酒多怒之人。因肝胆火旺者,常有头痛烦躁,夜寐不安,口苦咽干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盾叶薯蓣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浙江钱塘人。编有《疟苑》一书。
见《峨眉山药用植物》。为斑叶兰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六。即杨梅疮。详该条。
见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为黄荆枝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3卷。宋·朱端章撰。刊于1184年左右。本书收录临床常用方约300首。原书内容有所佚失,现仅存卷上,内有以内科杂病为主的医方84首。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甜疮生面上,不痒不痛,常有肥汁出,汁所溜处,随即成疮,亦生身上,小儿多患之。”由湿热蕴蒸皮肤所致。治宜清热利湿。内服黄连解毒汤化裁。外用三石散麻油调敷。相当于脓疱疮。
出《灵枢·经脉》。即手阳明大肠经。详该条。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过塘蛇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