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光慈菇之简称,详该条。
《疫痧草》方。龟板、鳖甲、生地黄、牡丹皮、鲜沙参、麦门冬、天花粉、浙贝母、玄参、犀角、鲜石斛、金汁。水煎服。治痧透肌燥,舌绛液干,喉烂便秘,脉弦无神。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鸡肝散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半千。湖北江夏人。抄辑有《奇方类编》2卷(1719年)。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
同中阳不振。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回回蒜之别名,详该条。
《串雅内编》卷三方。又名丹溪喉闭丸。雄黄一钱,郁金五分,巴豆(去壳)七粒。为末,醋糊为丸,麻子大,冰片、麝香各少许为衣,每服五分,清茶水送下;如喉噤塞用竹管纳药入喉中,须臾吐痰立解,未解再服。治缠喉风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赤皰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选》。即青羊参,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