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铁脚蜈蚣根

铁脚蜈蚣根

见《江西草药》。为海金沙根之别名。详该条。铃兰见《东北药用植物志》。又名草玉铃香水花草寸香鹿铃草。为百合科植物铃兰Convallaria keiskei Miq.的全草。分布东北及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等地。苦,温,有毒。强心,利尿。①治充血性心力衰竭,克山病。内服:煎汤,1~3克;研末吞,每次0.3克,一日量为1克。②煎水外洗治丹毒。内服过量,可出现房室及室内传导阻滞,使用时,应注意心律变化。急性心肌炎、心内膜炎忌用。本品含铃兰毒甙、铃兰毒醇甙、铃兰苦甙(Convallamarin)、去葡萄糖墙花毒甙等多种强心甙以及铃兰黄酮甙(Keioside)、多种铃兰皂甙和葡萄糖铃兰皂甙等。全草(根部及叶柄作用最强)浸剂或醇提取物有强心作用,与毒毛旋花子甙相似,口服吸收不恒定,故需注射给药。铃兰毒甙是强心甙中作用最强者之一。铃兰有镇静乃至催眠作用,也有利尿作用,还能延长凝血时间。

猜你喜欢

  • ①(néng)。效能、功能、性能。《景岳全书》:“本草所注,又概言其能。”②音耐(nài)。古通耐。耐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能夏不能冬。”《素问·五常政大论》:“能毒者,以厚药。”③(tài)

  • 赤沃

    证名。指利下赤色粘沫。《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阴之胜,……腹满痛,溏泄,传为赤沃。”王冰注:“沃,沫也。”张景岳注:“赤沃者,利血,尿赤也。”详赤痢、血痢条。

  • 枕头根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盾叶薯蓣之别名,详该条。

  • 鼻汗

    证名。指鼻上局部多汗。《医林绳墨·汗》:“或有鼻汗者,凡遇食饮汤饭,则鼻上多汗,此肺虚乘热也。宜以益肺凉血,可用人参固本丸。”

  • 本节

    ①骨骼部位名。指掌关节或趾蹠关节的圆形突起部。《灵枢·骨度》:“腕至中指本节长四寸,本节至其末长四寸半。”②泛指近端的指(趾)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指之后节日本节。”

  • 惊疳

    见《婴童百问》。即心疳。见该条。

  • 脾损

    病名。五脏虚损之一。又称损脾。《难经·十四难》:“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为肌肤。”又:“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寒温。”虞庶注:“脾化水谷以生气血,今见脾损,饮食不为肌肉,宜调节饮食,无令伤脾也

  • 脾主裹血

    出《难经·四十二难》。脾有裹藏血液的功能。参见脾藏营条。

  • 水谷利

    病名。指泄泻完谷不化者。《卫生宝鉴·泄痢门》:“饮食太过,肠胃所伤,亦致米谷不化,此俗呼水谷利也。法当下者举之而消克之也。加减木香散主之。”参见飧泄条。

  • 耳针模型

    即耳穴模型,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