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阳证发斑

阳证发斑

病证名。指发斑属于实热性者。见《此事难知》。又名阳斑。《阴证略例》:“阳证发斑有四,有伤寒发斑,有时气发斑,有热病发斑,有温毒发斑,斑斑如锦纹,或发之面部,或发之胸背,或发之四末,色红赤者,胃热也,紫黑为胃烂也。一则下早,一则下之晚,乃外感热病而发斑也,当服元参升麻、白虎等药。”亦可用泻心汤调胃承气汤等方。参见、阳斑条。

猜你喜欢

  • 上气不足

    证名。指五脏六腑上升于头部的精气不足。《灵枢·口问》:“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聋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 张彦仁

    【介绍】:参见张杲条。

  • 马结石

    见《四川中药志》。即马宝,详该条。

  • 闷瞀

    指心胸闷乱,眼目昏花之状。多属热证、实证。《素问·玉机真藏论》:“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高士宗注:“闷,郁也;瞀,目不明也。”

  • 细脉

    脉象之一。脉细直而软,状如丝线,稍显于微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素问·脉要精微论》:“细则气少。”

  • 捧心生

    旧病名。亦名儿捧母心。见清·陈莲舫《女科秘诀大全》。相当于臂位分娩,儿两臂上举。属难产的一种。古人从现象观察,误以为儿捧母心以致难产,故名。

  • 怀子

    出《素问·腹中论》。即妊娠。详该条。

  • 尤氏喉科秘书

    书名。1卷。清·尤乘撰。刊于1667年。内容有:喉症总论、咽喉门(7病)、口牙舌颈面腮门(19病)、喉症治法及制药、用药法、喉症验方等。文字简明,切于实用。解放后出版排印本(与《咽喉脉证通论》合刊)。

  • 干咳

    病证名。见《理虚元鉴》。即干咳嗽。详该条。

  • 杜壬

    【介绍】:宋代医生。所撰《杜壬医准》1卷,系其本人医案,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