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见《新唐书·艺文志》1卷,已佚。
病名。出《疬科全书》。多因先天亏损,寒痰凝结而成。颈部生核,大如卵形,质硬,或带小核数粒,生颈项一侧或两侧。宜固脾兼补肝肾,用加减六味地黄丸。
证名。指神情烦乱昏昧。《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少阳所至,为惊躁,瞀昧,暴病。”
见友渔斋医话六种条。
见简易备验方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积雪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补气。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腰俞。见该条。
参见许氏幼科七种条。
紫色舌多为绛舌的发展,与血分郁热、缺氧、静脉郁血等因素有关,一般表示病情较重。色深干枯者,为热邪深重,津枯血燥,血行瘀滞,当严重感染发展到呼吸循环衰竭时可出现;色紫而暗,为素有瘀血在胸膈,热邪入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