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对人的体质分类之一种,出《灵枢·通天》篇。它据人的阴阳多少偏胜而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五种,各种人的外貌和性格均有其特征,体质状态亦不相同,因而针刺治疗时补泻
【介绍】:见吴尚先条。
病名。见《外台秘要·虚劳》。亦称梦。即梦遗。详该条。
指伤寒禁下之证。①太阳表证禁下。②少阳病禁下。③邪气尚浅,肠未燥实者不可下。④阳明经证禁下。⑤三阳合病,外证未解者不可下。⑥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⑦寒厥和虚家禁下。⑧血虚致厥不可下。⑨少阴病阳已虚,
见《妇人大全良方》卷十四。亦名子宫、子脏、子处、女子胞、胞脏、血脏。是妇女排出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属奇恒之府。位于带脉之下,小腹之中,前有膀胱,后有直肠,下口连接阴道,在脏腑与天癸、冲、任、督、带共
见《本草纲目》。即红大戟,详该条。
出《五十朋赋》。指怀孕之始。
综合性医书。2卷(一作4卷)。明·程玠(一作程介)撰。刊于1600年。上卷论述伤寒及伤寒诸证,并将各脏(包括五脏及命门)脉证及24脉,以图说、提要的形式予以介绍,附治疗方剂165首;下卷分述多种内科杂
①见《植物名实图考》。为天葵之别名。②见《湖南药物志》。为茅膏菜之别名。③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夏天无之别名。各详该条。
《古今医鉴》卷十一方。当归一钱五分,生地黄、黄芩、香附各一钱,黄连(姜炒)、白芍药各八分,川芎、黄柏、知母各五分,艾叶、甘草各三分。为粗末,水煎,空腹服。治血虚有热,月经先期而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