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贵州草药》。为东风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白术,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丁茄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指饮食入胃,先吐后下的病症。多因风邪内干肠胃所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身背皆热,肘臂挛痛,其气不续,膈间厌闷,食入,则先吐而后下,名曰漏气。此因上焦伤风,开其腠理,上焦之气,慓悍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涌泉疽。见该条。
阴毛。《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血气盛则下毛莫长至胸,血多气少则下毛莫短至脐。”
出《尔雅》。为壁虎之别名,详该条。
睁眼。《灵枢·寒热病》:“阳气盛则瞋目。”
背的侧部,相当于肩胛下至第十二肋间部位的总称。
证名。指呕吐苦水。又称呕胆、呕苦水、吐苦水。《灵枢·四时气》:“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肝胆受病,胆液外泄,随胃气上逆而出,故呕出苦水。《症因脉治》卷二以呕吐苦水有因外感时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