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雀目

雀目

病证名。又名雀盲雀目内障雀目昏睛黄昏不见鸡蒙眼鸡盲阴风障阳衰不能抗阴之病鸡摸眼。《诸病源候论》卷廿八:“人有昼而睛明,至暝则不见物,世谓之雀目,言其如雀鸟暝,便无所见也。”《杂病源流犀烛》卷廿二:“雀目者,日落即不见物也。”即今之夜盲。有先天、后天两类,先天者称高风雀目内障,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所致。后天者称肝虚雀目内障,多由脾失健运所致,为疳疾上目的早期证候。前者宜温补肾阳,用右归丸加减;后者宜杀虫消疳,健脾益气,用肥儿丸加减。并可用鲜猪肝入药或食用。早在公元七世纪,唐·孙思邈《备急千金翼方》中就有猪肝治疗雀目的记载。此症可见于今之视网膜色素变性、维生甲缺乏症等。参见高风雀目内障、肝虚雀目内障各条。

猜你喜欢

  • 金腮疮

    病名。①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二。即腮痈之小者。详该条。②出《疡医准绳》卷三。指颊疡。详该条。

  • 戾(lì 利)

    戾气的简称。详该条。

  • 皲裂疮

    病名。即皮肤裂口。出《外科启玄》卷九。因肌热骤被寒冷风燥所逼,致血脉阻滞,肤失濡养而成;并与经常磨擦、压力、浸渍等有关。多发于手掌,手指尖或足跟、足底两侧等处。患处皮肤枯燥,增厚发硬,并有长短深浅不一

  • 本草述

    药物学著作。32卷。清·刘若金撰。刊于1700年。作者依《本草纲目》的分类次序,编集691种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等30部。每种药物精选各家学说,删去浮词及迷信部分重新编纂而成。书中根据前人论述,以

  • 瞳神干缺

    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易知》。即瞳人干缺。详该条。

  • 坐起生花

    眼科病证。见《银海精微》。即起坐生花,详该条。

  • 临产口噤目翻

    病证名。《陈素庵妇科补解》:“临产忽然口噤目翻者,由肝脾虚而风邪乘之也。……此极危症,宜四物驱风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肉桂、秦艽、枳壳、红花、冬葵子、车前子、生芝麻)。

  • 溪病

    古病名。①水毒病的通称。《诸病源候论·水毒候》:“自三吴已东及南诸山郡山县,有山谷溪源处,有水毒病,春秋辄得。……以其病与射工诊候相似,通呼溪病,其实有异。”②又指无疮的水毒病。《诸病源候论·水毒候》

  • 木舌胀

    病证名。小儿舌上偶生疮肿,症见舌体粗大、木闷而硬。《儒门事亲》:“热结于舌中,舌为之肿,名曰木舌肿。木者,强而不柔和也。”见于感染性疾病而伴有神经损害者。参见木舌条。

  • 三进一退

    针刺手法术语。见《针灸大成》。指先按浅、中、深次序分层进针,然后一次提至皮下的针刺方法。操作时不论进退,每层均应根据需要作提插、捻转等手法。如需继续刺激,可以重复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