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静功

静功

气功功法。又称内功。采取坐、卧、站等外表上静的姿势,通过放松、入静意守、调息等炼意炼气等方法,以锻炼身体内部机能的一种静中动的功法。明·王阳明传习录》:“静未尝不动,动未尝不静。”静,指在练功时其外部形态上是固定姿势不动的,而其身体内部的脏腑经络的运动则在不断受到锻炼,从而得到充实。

猜你喜欢

  • 妊娠感冒

    病名。指妊娠期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有汗或无汗等病证。由于孕妇体虚,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邪气束表,营卫失和,正邪相争,肺失宣畅引起。风寒感冒:证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声重流涕,身无汗,脉浮紧或浮滑,

  • 毛地梨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光慈菇之别名,详该条。

  • 揄(yú 俞)申

    揄,旧作摇。指明确判断。《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取诸外经者,揄申而从之。”揄,牵引;申,同伸。意谓牵引或伸展四肢来寻找外经上的穴位。

  • 范东阳方

    书名。又名《范汪方》。《隋书经籍志》误作《范阳东方》。晋·范汪撰。卷数说法不一。《太平御览》引《晋书》记载:“范汪……撰方五百余卷。又一百七卷,后人详用,多获其效。”书已佚,但部分佚文见于《外台秘要》

  • 耳眩

    指耳屏的软骨。在外耳门前侧,左右各一。

  • 甘露汇集

    蒙医书。伊舍巴勒只尔用藏文著于十八世纪。着重论述“六基证”的治疗和“十要证”中101种病的治疗。现存木刻本。

  • 嗽玉津

    即咽唾。见该条。

  • ①痛通消。如“痛瘦”,即“消瘦”。《灵枢·经水》:“若夫度之人,痟瘦而形肉脱者,恶可以度量刺乎。”又如“痟渴”、“痟中”,即“消渴”、“消中”。②指头痛症,《周礼·天官疾医》:“春时有痛首疾。”痟首疾

  • 鬼薙刺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一。即油风。详该条。

  • 金匮要略浅注方论合编

    见医学初阶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