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黔囊》。即冬虫夏草,详该条。
痧证之一。指患痧面有口吐血沫者。《痧症全书》卷中:“血沫痧,胀闷废食,两胁疼甚,口出淡血沫,如西瓜瓤,用熏陆香为君,佐以寄奴、茜草之类,治之即愈。”
见《广东新语》。为橄榄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涌泉疽焮肿有痒感者。
【介绍】:明代医生。山西介休人。家为世医,精于医术。
见《温病条辨》卷一。即加减玉女煎,见该条。
【介绍】:参见程衍道条。
①医书名。《黄帝内经》的简称。《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经》二书。详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条。②指行于脏腑的经脉。《黄帝内经太素》:“……十二经脉,入府藏者,以为内经。”
出《开宝重定本草》。为猕猴桃之别名,详该条。
中湿脚肿的外治方法。即用小麦麸、花椒、生葱、盐、酒、醋拌润,放锅内炒热,将患脚熏蒸其上,盖以衣被,多蒸汗出为度,勿见风(余梦塘《保赤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