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3卷。清·吴金寿刊刻于1831年。本书汇萃苏州名医叶桂、薛雪、缪遵义三家医案,所选大多证治熨贴,议论中肯。本书收入《中国医学大成》中。
见《本草纲目》。即芸薹子,详该条。
见《浙南本草新编》。为鹧鸪菜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两种性能相类的药物同用,以互相增强作用。如知母配黄柏。
泛指穴位。《针灸聚英》:“此书以经络窌穴类聚为一卷。”
见《广州植物志》。为白花丹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医杂志》,(12):812,1958。为桃南瓜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三。①系指痈生于口内上腭处。因其悬于上腭,故又名悬痈、上腭部喉痈。多由少阴、三焦积热而成。症见口中上腭肿起,状若紫葡萄悬于上腭;或寒热大作,舌不能伸缩,口不能开阖,鼻中时出红涕,
病证名。指因出血过多所致的眩晕。《杂病源流犀烛·头痛源流》:“失血眩晕,或吐衄太甚,或便血过多,或由伤胎,或由产后,或由崩漏,或由金疮跌扑、拔牙。往往闷绝,不省人事。”治宜补血益气。用芎归汤、归脾汤、
见《江苏药材志》。为马蔺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