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针灸聚英》作泪空。即睛明,见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合萌之别名,详该条。
出《广东新语》。即杧果,详该条。
【介绍】:东汉时巫医。汝南(今河南汝南)人。《后汉书》有其传记。
统指全身之经脉。《素问·经脉别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血脉虚细。《灵枢·本藏》:“皮薄而脉冲小者,小肠小而短。”
【介绍】:见胡澍条。
指脾受寒邪所致的病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脾中寒之状,心腹胀,四肢挛急,嗳噫不通,脏气不传,或秘或泄。”治宜温脾散寒为主。选用不换金正气散、附子五积散、姜附汤、温脾丸等方。
病证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风赤疮疾。《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由脾脏风热蕴结,两睑似朱涂而生疮,黑睛端然无染,不治便生翳膜。”一般可见眼睑或睑缘红赤起疮及溃烂,痛痒并作。治以祛风清热为主。痒
书名。清·叶桂撰,陆士谔编。刊于1921年。全书分为调经门、胎产门、带崩门和血室门,每门又分类记述,集录了叶氏治妇科病的诊治经验,并附论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