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阳明病的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的外在表现。《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阳明病多属里、热、实证。由于里热外蒸,可见内外俱热证候。身热汗自
出《本草拾遗》。为辛夷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六。即破伤风。详该条。
病证名。见《幼科铁镜》。指脐周绞痛的疝气。详小肠气痛条。
【介绍】:见王清任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罗布麻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1894~1955【介绍】:民国时期医家。字彭年。江苏川沙人。曾任教于中国医学院、中医专门学校。受中西医汇通学派影响,对中医学术有一定研究,并试图以西医的学说来印证中医古代学术见解。其代表作
见《四川中药志》。为笔筒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广州中医学院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室女逆经。详该条。
病证名。麻疹后期全身燥痒。元·滑伯仁《麻证新书》:“麻证燥痒,乃是风邪外袭,皮肤燥烈之故。其证多在将收、收后时,因而得此燥痒,即用紫背浮萍加胆矾熏洗。”内服滋润活血熄风之剂,如生地黄、白芍、菊花、蝉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