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鬲气

猜你喜欢

  • 湿火

    指湿郁化火而伤脾胃之阴。症见口渴不饥、大便坚结,苔先灰滑,后反黄燥。《温病条辨·中焦篇》:“湿久生热,热必伤阴,古称湿火者是也。”

  • 白露

    二十四节气之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寒风晓暮,蒸热相薄,草木凝烟,湿化不流,则白露阴布以成秋令。”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渐凉。

  • 甘葛

    见《滇南本草》。为葛根之别名,详该条。

  • 风毒喉肿

    病症名。见《杂病源流犀触》卷二十四。多由风热痰毒上冲,致咽喉肿痛,汤水难下,或身发寒热,或颈生瘰疬。治宜疏风解毒,清热涤痰。用清气化痰丸加荆芥、薄荷、防风、僵蚕等,或用小陷胸汤加减。

  • 移山参

    见《增订伪药条辨》。为人参之移植者,详人参条。

  • (眼)大嘴

    见《广勤轩遗稿》。即内眦。详该条。

  • 足发背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五。即脚发。见该条。

  • 花生

    出《酉阳杂俎》。即落花生,详该条。

  • 夏豆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蚕豆之别名,详该条。

  • 湿虫

    见《外科证治全书》卷四。“脐中出水,旋变作虫行之状,绕匝周身,扒搔不尽,用苍术浓煎汤浴之,仍以苍术细末入麝香少许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