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连朴饮,见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山楂之别名,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石蒜之别名,详该条。
出《灵枢·本藏篇》。又名牙床。即口腔内载齿之骨,分上、下两部分。即今之牙槽骨。
见《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为火绒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家。安徽歙县人。精通医理,辑有《苍生司命》一书。
十三鬼穴之一。出《针灸大成》。即曲池。参鬼臣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喘症论》。指气喘由于外感六淫引起者。包括风寒喘逆、暑湿喘逆、燥火喘逆等。详各该条。
【生卒】:1185~1249【介绍】:宋代法医学家。字惠父。建阳(今福建建阳)人。幼年随同乡吴稚(朱熹的弟子)学习,受到唯心主义理学的影响。二十岁入太学,1217年(嘉定十年)中进士,先后任赣州主簿、
即耳聋左慈丸,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