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即猫须草,详该条。
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统秘》。即聚开障。详该条。
又名门齿、门牙。即今之切牙。儿生八月板齿始生。详门牙条。
见《江西草药》。为滴水珠之别名,详该条。
舌红中央淡黑苔。主脏腑实热里证。若症见壮热,烦躁,便秘,尿赤。急用苦寒攻下泄热(见《伤寒舌鉴》)。
【介绍】:见丁锦条。
【介绍】:宋代儿科医生。字道源。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撰有儿科专书(疮疹诀》。
间接灸法之一种。亦称铺灸,用大蒜适量,去皮捣泥,平铺于脊柱(自大椎穴至腰俞穴)上,宽厚各约6毫米,周围用桑皮纸封固,然后用黄豆大的艾炷分别放在大椎穴及腰俞穴上施灸,至患者口鼻内觉有蒜味时止。民间用以治
见《本草正义》。为桑叶之处方名,详该条。
气血虚的络脉。《素问·调经论》:“不足则视其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