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江西草药》。为合掌消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备急千金翼方》卷十一。同眼暗,即目昏。详该条。
病证名。指妊娠腹痛。《资生集》引薛立斋:“妊娠腹中不时作痛,或小腹重坠,名胎痛,用内补丸。”
病证名。指月经来时,色如黑灰或如黑豆汁样。《竹林寺女科秘方》:“此属虚弱血衰之症。如见面色青,嗜睡,或卧不安,五心烦热,口舌干,头目眩晕,小腹作痛者,宜服调经丸。若沉黑色败,由于虚寒者,宜补中益气汤、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见《闽东本草》。为胡颓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活人定本》卷一。即脱囊。见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鬼灯笼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京民间药草》。为犁头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因蛔虫积阻或攻窜所致的脘痛。《类证治裁》卷六:“蛔动脘痛,必有休止,安蛔丸。”《张氏医通》卷五:“因蛔作痛,痛有休止,令人吐蛔;蛔动故也。用川椒、乌梅、黄连、槟榔煎服。”参见虫痛条。本证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