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七星针

七星针

皮肤针之一种。因针柄一端集针七枚,如七星并列,故名。参见皮肤针条。

猜你喜欢

  • 浊邪

    多指湿浊之邪。《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清邪居上,浊邪居下。”《温热论》:“浊邪害清也。”参见湿浊条。

  • 硝石大丸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一方。硝石(或朴硝)六两,大黄八两,人参、甘草各二两。为细末,以陈米醋三升置铜器中,竹筋柱器中,一升作一刻,凡三升作三刻,置火上,先内大黄,常搅不息,使微沸尽一刻,乃内余药,又尽一

  • 狗肉积

    病证名。指食狗肉过多而积滞不化者。《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狗肉积,……满腹中觉热胀闷也。宜杏仁、山楂,方用三棱煎丸。”《医学纲目·脾胃门》:“食狗肉不消,心下坚或腹胀,口干发热,妄语,

  • 老鼠疮

    即瘰疬,详该条。

  • 药童

    唐代太医署中一种职称。署中共设24名药童,其职责为协助主药整理药品,官阶从八品下。

  • 柏叶

    出《金匮要略》。即侧柏叶,详该条。

  • 实证自汗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外因感冒风邪发热,以致浸浸汗出的证候。临床可伴有间常昏睡的症状。当救表解肌,用百解散;或间投五苓散。

  • 元儿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膻中,见该条。

  • 十五号明夷方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细辛大黄丸,见该条。

  • 对着钱

    见《安徽中草药》。为莸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