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三痹汤

三痹汤

妇人大全良方》卷三:三痹汤

药方名称三痹汤

处方续断杜仲(去皮;切,姜汁炒)防风桂心 华阴细辛人参茯苓当归白芍甘草各30克秦艽地黄川芎独活各15克黄耆牛膝各30克

功能主治治血气凝滞,手足拘挛,风痹,气痹。

用法用量上药嚼咀为末,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热服。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三

张氏医通》卷十四:三痹汤

药方名称三痹汤

拼音Sān Bì Tāng

别名改定三资汤(《类证治裁》卷五)。

处方人参黄耆(酒炒)白术当归川芎白芍茯苓各3克甘草(炙)桂心防己防风乌头(炮)各1.5克细辛(三分,约合0.9至1克)生姜3片 红枣2枚

功能主治治风寒湿气合病,气血凝滞,手足拘挛。

用法用量上药水煎,不拘时热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四

李保朝方:三痹汤

药方名称三痹汤

处方防风9克,羌活9克,秦艽9克,苡米30克,当归12克,制川草乌各4.5克,甘草4.5克。

功能主治活血祛风,散寒除湿。主风寒湿侵袭,流注经络,气血运行失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保朝方

猜你喜欢

  • 柴桂地黄汤

    药方名称柴桂地黄汤处方六味地黄汤加柴胡、肉桂。功能主治阴虚感时,寒热如疟,其寒如冰,其热如烙。各家论述以六味补肾,以柴、桂平肝胆之邪。摘录《医级》卷八

  • 八味檀香散

    《中国药典》:八味檀香散药方名称八味檀香散处方檀香200g石膏100g红花100g甘草100g丁香100g 北沙参100g拳参100g 白葡萄干100g来源蒙古族验方。性状本品为棕黄色的粉末;气香,味

  • 分瘀汤

    药方名称分瘀汤处方大黄3钱,车前子3钱,丹皮5钱,当归1两,枳壳1钱,柴胡1钱。功能主治痢久不止,日夜数十行,下如清涕,内有紫黑血丝,食渐减少,脉沉细弦促。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七

  • 含阳散

    药方名称含阳散处方腹蛇(烧存性)1钱,云母1钱,鹿角(烧存性)1钱,麝香2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胞衣不下者。用法用量每服1-2钱,海萝搅调顿服。摘录《产科发蒙》卷三

  • 清阳散火汤

    药方名称清阳散火汤处方升麻白芷黄芩石膏防风荆芥当归鼠粘子连翘白蒺藜各6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治牙根尽处结肿,连及耳项作痛。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摘录《喉科紫珍集》卷下

  • 加味洞下丸

    药方名称加味洞下丸处方橘红半斤(食盐1两,微以水拌炒),南星(制)1两,半夏(制)1两,黄芩1两,黄连1两,甘草1两。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上焦有热,咳嗽生痰。用法用量每服5

  • 保元生脉固本汤

    药方名称保元生脉固本汤处方天冬、麦冬、生地、熟地、人参、黄耆、炙草、五味。功能主治固本,调脾肺肾三经之虚。主肺脾肾虚,肺痿咳血成劳者。摘录《金鉴》卷四十

  • 黄芩清肺汤

    《卫生宝鉴》卷十七:黄芩清肺汤药方名称黄芩清肺汤别名黄芩清肺饮(《玉机微义》卷二十八)、清肺饮(《赤水玄珠》卷十五)。处方黄芩6克栀子2个(擘破)功能主治治肺燥所致的小便不通。用法用量用水230毫升,

  • 单行羖羊角散

    药方名称单行羖羊角散处方羖羊角(烧作灰)。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产后心闷,亦治难产。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以温酒送下;若不愈,须臾更服,取愈止。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名见《千金翼》卷六

  • 金仙散

    药方名称金仙散处方金星草2两(阴干;5月采,连根),白及1两,白蔹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敛肌。主疮肿。用法用量掺疮上,后以膏药盖之。摘录《鸡峰》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