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丹溪心法》卷四。即眉棱骨痛。详该条。
推拿穴位。又名肝记。出周于蕃《推拿仙术》。位于大指端爪甲内。能清神,治哮喘、昏迷不醒等。《推拿仙术·身中十二拿法》:“八拿皮罢穴,属肝经能清神。”《厘正按摩要术·立法·掐法》:“大指端即肝记穴,又名皮
十三鬼穴之一。《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二针手大指爪甲下,名鬼信。”《针灸大成》指为少商穴,今从。
出谢文祥《救产全书》。即胞衣。详该条。
出《岭南采药录》。为樟柳头之别名,详该条。
古针具名。即镵针。《针灸大成》:“镵针……今之名箭头针是也。”
见《广西中药志》。为山大颜之别名,详山大颜条。
【介绍】:宋代医家。生平不详。著《履岩本草》一书。此书为我国最早有彩图的本草专书。
古病名,出《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指足厥阴肝经逆气所致的疝症。《医学入门·疝气》:“风疝者,非外风也,乃肝木阳脏气动之风。”《儒门事亲》卷二:“《素问》云:厥阴滑为狐疝,少阳滑为肺气疝,太阴滑为脾气疝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鸡骨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