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东医

东医

朝鲜、越南等国对中医的称谓。远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医学与朝鲜、越南等国家的医学已相互交流。十七世纪初,朝鲜出版的一部医学巨著取名《东医宝鉴》。目前在朝鲜和越南等国,都设有东医研究机构。

猜你喜欢

  • 执着

    气功术语。原为佛教用语。指在练功过程中,片面强调和有意追求某种现象,是用意时要避免的主要倾向。执,原指固执于事物;着,为心情缠绵于事物而不离之妄情,其义相同。气功中的执着有时也是着意、着想的总称。“着

  • 喉科大成

    喉科著作。清马渭龄(醉古山人)撰于1840年。4卷。全书介绍喉风、喉疳、喉痧等三十余种喉科病,列述治疗方剂近百首。现存清刻本。

  • 性味

    同气味,详该条。

  • 哮拔

    病证名。小儿哮喘的一种证型。见明·秦景明《幼科金针》。又名咸哮、盐哮、醋哮。前人认为肺乃轻清之脏,恶咸酸热毒,故咸酸之物,食之太过,影响于肺,可成哮拔。其证气促时发时止,参小儿哮喘条。

  • 天井

    经穴名。代号SJ10。出《灵枢·本输》。属手少阳三焦经。合(土)穴。位于肘尖(尺骨鹰咀)上方1寸。屈肘时呈凹陷处。布有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的肌支和肘关节动、静脉网。主治头痛,瘰疬,癫痫,肘、臂、肩、项

  • 手太阴标本

    六经标本之一。《灵枢·卫气》:“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腋内动也。”马莳注:“手太阴肺经之本,在寸口之中,即太渊穴,标在腋内动脉,即中府穴。”

  • 耳痔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多由肝、肾、胃三经湿火结聚而成。生耳孔内,或形如鼠乳,红肿微痛,不作脓,外无壅肿,但耳窍不通。治宜泻火除湿。可选用栀子清肝汤加减。或硇砂散水调成糊状,用棉签蘸药点痔上。本

  • 三刺

    古刺法名。①指针刺浅深不同的三种刺法。即先刺至浅层,再较深的刺入,最后刺入更深的部位,以产生针刺感应,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灵枢·官针》:“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始浅刺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深刺之,

  • 黄蜂窝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露蜂房之别名,详该条。

  • 麦冬养荣汤

    《血证论》卷八方。人参、麦门冬、当归、白芍药、生地黄、陈皮、黄芪各三钱,知母二钱,五味子、甘草各一钱。水煎服。治脾之阳气不旺,无以统运阴血而致唾血,心颤脉弱,四肢清冷,饮食不健,自汗身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