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二味参苏饮

二味参苏饮

见《正体类要》卷下。即参苏饮第二方,见参苏饮条。

猜你喜欢

  • 紫疱痧

    痧证之一。《治痧要略·紫疱痧》:“痧毒郁遏不内攻则外溃,毒伏阳明,日久有发为紫疱,或如圆眼大,或如蚕豆大,溃有紫血,内陷一坑,须于指尖、臂湾、腿湾放之,尽去毒血,用苏木、泽兰、金银花之类,少加牛黄治之

  • 许知可

    【介绍】:见许叔微条。

  • 乌扇

    出《神农本草经》。为射干之别名,详该条。

  • 胞漏

    出《脉经》。即胎漏。详该条。

  • 玉枕骨

    即枕骨。又名后山骨。详后山骨条。

  • 铁儿茶

    见《中药炮制学》。为儿茶之处方名,详该条。

  • 虫痫

    病证名。因寄生虫(如囊虫等)引起的痫证。《本草纲目》:“胃寒,虫上诸证,危恶与痫相似,用白芜荑,干漆烧存性等分为末,米饮调服。”

  • 林兰

    出《神农本草经》。为石斛之别名,详该条。

  • 禽疽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多由时气风热所致。初起呈散在疹块,发于背。色紫红,如拳击状,脊背麻木,拘急不疼,神清脉和。服药得汗者顺;若神昏脉数,或微或代,发寒啮噤者逆。初宜仙方活命饮加羌活、独活。外

  • 下林

    经穴别名。《圣济总录》:“下林,穴在上林下一夫。”所指即下巨虚,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