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五常

猜你喜欢

  • 横门

    推拿穴位名。出《小儿按摩经》。位于腕掌侧横纹中点的近心侧稍上方(约五分)处。自横门推向板门,止吐;自板门推向横门,止泻。

  • 疳眼

    病证名。出《龙木论》。又名疳涩眼。《儒门事亲》:“凡小儿疳涩眼,数日不开,皆风热所致。”《证治准绳》:“肝者眼之候,上膈伏热,痰涎壅滞,以致肝风入眼,赤肿翳生,眵泪烂眶,痛痒揉擦,昏暗雀盲,甚至经月合

  • 沉翳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沉翳内障。详该条。

  • 乌豆草

    见《贵州草药》。为大肺筋草之别名,详该条。

  • 品胎

    出《褚氏遗书》。即一孕三胞胎。

  • 白雾

    眼科病证。见《银海指南》卷二。指翳之色白而淡薄者。详翳条。

  • 胎前节养六条

    出清·唐桐园《大生要旨》。指妊娠期应注意的六个方面:一除恼怒,二禁房劳,三戒生冷,四慎寒温,五服药饵,六宜静养。

  • 大力黄

    见《广西野生资源植物》。为千斤拔之别名,详该条。

  • 产后口渴

    病证名。见竹林寺轮应禅师《女科秘旨》。多因产后失血,多汗耗伤津液或阴虚火旺,火燥液涸所致。症见咽干口渴。治宜生津止渴。方用生脉散加花粉,石斛,知母。若因火燥液涸,消渴饮水不止,治宜滋阴降火,生津止渴,

  • 酸胖

    见《内蒙古中草药》。为卡密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