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腧
即五输穴,见该条。
即五输穴,见该条。
【介绍】:见陈沂条。
见清·叶小峰《本草再新》。为南瓜藤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二。即猫眼疮。详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石韦之别名,详该条。
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赤瓟之别名,详该条。
脉学著作。《周氏医学丛书脉学四种》之一。2卷。清·周学海章句。作者以《伤寒论》中辨脉法、平脉法为诊法之正宗,指出:“辨脉、平脉,仲景论百病之脉也,不专于伤寒。”遂检阅四、五种刊本的辨脉、平脉法原文加以
【介绍】:见梁柘轩条。
见针灸素难要旨条。
①指胃腔下口幽门部。《灵枢·四时气》:“饮食不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素问·调经论》:“上焦不行,下脘不通。”②经穴名。代号RN10出《针灸甲乙经》。《脉经》名下管。别名幽门。属任脉。足太阴、
病证名。急惊风类证之一。出明·万全《幼科发挥》。《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作白虎候。并载“其状身微热,有时啼唤,有时小冷,屈指如数,似风痫,但手足不瘈疭耳。”明·万全谓为客忤之轻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