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产后盗汗

猜你喜欢

  • 耳鸣

    病证名。指耳中自觉有各种声响。《灵枢·口问篇》:“人之耳中鸣者,何气使然?歧伯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临床上,耳鸣有虚实之分。如《医贯》卷五云:“耳鸣

  • 蛇虫草

    见《广西中药志》。为岗松之别名,详该条。

  • 交冲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后顶,见该条。

  • 铁甲将军

    见《本草纲目》。为蜣螂之别名,详该条。

  • 金兰循经取穴图解

    见金兰循经条。

  • 产后三急

    指产后呕吐、盗汗、泻泄三症。《张氏医通》卷十一:“产后诸病,惟呕吐、盗汗、泄泻为急,三者并见必危。”详产后呕吐、产后盗汗、产后泄泻条。

  • 凉粉果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木馒头之别名,详该条。

  • 陈宏纲

    【介绍】:见陈会条。

  • 睛动

    病证名。又名目睛瞤动。清·余梦塘《保赤存真》卷四:“目为肝窍,肝藏血,血不足则肝火内生,故睛动。”治宜四物汤以益其血,加柴胡、山栀以清其肝,使阴血内荣则虚风自熄。若因肝经血燥而致者,用六味地黄丸,以滋

  • 落草

    见《外台秘要》卷三十三。指婴儿娩出。